11371500004330496D/2024-45341650
度假区李海务街道:李海务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李海务街道
2024-01-30
李海务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是财税收入稳中求进。完成税收收入1373万元,同比增长35.2%;二是工业经济提质增效。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2278.05万元,同比增长7.76%,主营业务收入24257万元,同比增长19.9%;三是摸清底数精准施策。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工作顺利完成,正式登记工作已全面开始;四是挖掘经济新增长点。积极培育“四上”企业,发展批发、零售企业3个,零售行业大个体2个,不断集聚经济内生动力。
(二)项目建设实现新跨越。2023年2月,科信冷链物流项目参加全市乡村振兴观摩,受到市、区领导的一致肯定;大外环(邴堂、顾庄、双庙于)回迁安置区、田园颐景、智慧数字农业示范园等实施类项目正在施工建设或已投入运营;棉厂地块开发、城南供水技改等项目正在办理相关手续;积极申报专项债项目7个,总投资17.9亿元;总投资4.6亿元的李海务街道古运河畔--生态产业示范片区作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被重点打造;新引进的谭庄村预制菜加工项目生产线,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1亿元。
(三)乡村振兴谱写新篇章。2023年5月,李海务街道被授予“山东省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农业产业调整加快。谭庄金水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并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刘道之蒲公英系列产品入选2022年度“好客山东 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刘道之金蝉音乐节接待游客50000余人,并入选2023年度“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刘道之村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2023年7月19日,聊城市委书记李长萍同志带队到刘道之村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工作进行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乡村文明持续树立。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个,组建志愿者支队12个,拥有志愿者360余人;街道工作人员王磊、宋杨河村党总支书记安长玉被评为“聊城好人”;在2023年3月份全市创城模拟测评中,李海务街道位列全市第二名;乡村环境持续优化。对39个村庄自来水管网重新布置供水管线,2023年5月,刘道之村代表度假区参加全市农村供水保障观摩;投资800余万元,对西李庄、葛海等村排涝体系进行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愈加完善;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治理督查考核中,李海务街道多次被授予蓝牌;河洼村、米堂村等省级美丽乡村完成验收,市级美丽乡村米仓村正在进行建设。
(四)发展底线更加牢固。严守耕地红线。对辖区内耕地不合理流出图斑进行了全面整治,383个图斑全部按时整改到位;生态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5,优良天数224天,优良率63.3%;2023年8月份因空气质量改善率获得生态补偿资金10万元;社会保持和谐安定。严格落实科级干部接访及帮包制度,及时有效化解工程欠款等信访问题;组织安监办与外聘安全生产专家深入辖区企业进行大排查大整治,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五)党建引领迈上新台阶。党建根基不断夯实。确定1个“示范”村,9个“创优”村,1个“强基”村,一村一策制定攻坚方案;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依托“党员网络学院”、街道党校,累计培训党员3600余人次;实行党员十二分制管理,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28个、党员责任区360个,不断探索党员管理新模式;发展党员18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13名,积蓄干部队伍“源头活水”;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发力。扎实推进村集体三资专项清理,整改16份不规范合同,收回无偿占用耕地4处,共17.86亩,新增集体收入127960元;截至目前,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超过50万元的行政村有3个,其中所有网格村集体收入均超过3万元;作风建设持续加强。开展警示教育活动5次,教育党员干部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处置线索41条,其中立案4件,结案4件,给予党纪处分5人,第一种形态处理41人次,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和巩固。
二、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干部作风不够严实。部分农村党员在“三资”清管用、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中模范带头作用有待加强,在组织生活、理论学习及服务群众等工作中一定程度还存在着“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二是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存在实体经济不强、产业链不完善、龙头企业少、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村集体增收缺乏后劲;三是信访维稳形势严峻。大外环、大柳张安置区等部分项目涉及的农民工工资、临安补助费、房屋补偿款等资金未拨付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度,也造成了一定的信访维稳压力。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聚焦重点任务,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一是紧抓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金水种植合作社、刘道之文化旅游度假村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形成特色种养殖、产业集聚带;二是以高标准建设李海务街道古运河畔生态产业示范片区为抓手,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努力打造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三是依托紧邻聊位路、青兰高速等主干道路的交通优势,发挥科信冷链物流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河洼、蔡庄、闫庄等村发展冷链物流,形成物流产业带;四是与中化集团深入合作,在邴堂等村发展2000余亩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开启“大田托管”新模式,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狠抓重点项目,增强经济发展新活力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引进服务型企业入驻四新经济总部;培植壮大骨干企业,确保工业稳定增长,争取将科信冷链物流公司等重点企业升规纳统;二是精心谋划好专项债项目,加快推进田园颐景、智慧数字农业示范园、储能电站、城南供水二期、东西曹4MW光伏集中并网高压等项目落地和建设进度;三是积极协调解决大柳张、大外环回迁安置区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全力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争取群众早日回迁。
(三)加强工作谋划,积极打造工作新亮点
一是对2023年工作进行全面复盘总结,对2024年重点、亮点、难点事项进行谋划,建立李海务街道“三个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实行清单式管理、目标化推进、责任化落实;二是2024年,李海务街道将重点围绕“四争”工作持续发力,在党建、宣传、乡村振兴、便民服务、廉政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催生新动能;三是践行“三提三敢”,自我加压,自抬标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活力,全面完成2024年工作任务,力争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四)转变工作作风,聚力党建引领新作为
一是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工作调研,全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全力化解信访矛盾,切实遏制信访案件的上升势头;三是继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营商环境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李海务街道高质量发展提供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坚强政治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