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统计

【规划计划】 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朱老庄镇中学 综合发展规划
时间:2024-09-02 15:46
字号: | 打印|
索引号:

/2024-45429136

名称:

【规划计划】 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朱老庄镇中学 综合发展规划

发布单位:

朱老庄镇中学

发文日期:

2024-09-02


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朱老庄镇中学

综合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我校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特制定本综合发展规划。

二、学校基本情况:

朱老庄镇中学始建于1960年,坐落于风景优美的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朱老庄镇原政府驻地东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水城大道大气磅礴,21456路公交车直达镇区。学校规划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有用人才。

学校占地79.9亩,建筑面积37000㎡。2017朱老庄镇中学在原旧址上进行了改扩建,各种软硬件设施得到配备,学校现拥有教学综合楼1栋;学生及教师公寓楼 3栋;学生餐厅及多功能报告厅1栋;高标准操场2个,拥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风雨操场(楼1栋)。学校各功能用房设施齐全,实验室、科技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微机室均按省规建设。

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在校生1367人,教职工102人,其中高级教师 29人,一级教师 20人,二级教师53人,教师团队相对年轻化,几年来,在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指引下,在区教体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教师勤勉躬耕这片热土,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学校校级领导班子5人。杨兴亮同志任书记、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王金龙同志任副书记、副校长,负责学校党建、政工、教学、教研等工作,分管学校党群办、教师成长中心、教学指导中心;燕军善同志任副校长,负责学校工会、后勤、安全等工作,协助校长管理办公室,分管学校后勤保障中心等科室;姜伟同志任副校长,负责学校德育、政教、团委、体卫艺等工作,分管学生成长中心、团委、体卫艺科;魏方霞同志任副校长,负责学校督导、创城等工作,分管学校督导室、创城办等科室。

三、学校现状分析

(一)内在优势

1.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合作,中层干部比较得力,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学校依法办学,常规管理比较规范。

2.办学质量较高。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工作成绩显著。在区、市级教学竞赛、课题研究、论文发表、体育、艺术竞赛等各项比赛中硕果累累。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

3.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现有教师102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高级教师29人,一级教师 20人,二级教师53人,教师团队相对年轻化。其中市级教学能手4 人,市级优质课9人,市级公开课 3人;市级优秀(模范)班主任2人。区级教学能手12人,区级优质课15人,区级公开课10人,区级教坛新秀1人。区级优秀(模范)班主任 16人。

4.教学环境整洁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学校布局规划合理,四季绿植繁茂,育人环境幽雅,文化氛围浓厚。拥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办公楼、风雨操场、餐厅等建筑。教室全部安装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拥有理化生实验室、无人机探究室、美术室、音乐舞蹈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性用房。

(二)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存在学科结构不均衡、部分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的问题。

2.教学设施:教学硬件设施基本能满足教学需求,但部分设施老化,信息化教学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

3.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开设较为齐全,但在拓展性课程和特色课程方面还不够丰富。

4.学生发展:学生在学业成绩上有一定进步,但综合素质发展不够全面,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5.学校教职工、中层干部执行力和创造性工作有待提升。

6.学校在文化引领发展上还需完善。学校的“河”文化建设是在2023年提出并形成的,目前,各教师对学校整体文化的理解程度不一样。学校文化如何引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如何引领教师个人素养的提升、如何让学生的学习融入到学校创设的文化氛围中,工作有待推进。

7.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几年,学校发展迅速,为适应发展,学校于201820192020年招聘新教师60余人,教师专业发展参差不齐。现在有些年轻教师,工作两三年就激情消退,有了消级混日子的想法。部分老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遇到了瓶颈,选择了“躺平”。一部分老教师,出现了倦怠期,有些教师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发展追求。

8.学生管理难度加大,班主任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近几年,我区实行划片招生政策,学生生源比较复杂,也有不少留守儿童,学生之间个人素养、学习习惯、学习程度差距巨大,导致学生管理难度加大,问题学生层出不穷。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有些刚踏上讲台就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在学生管理上虽然精力满满,但囿于经验不足,管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通过以上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但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学校内在优势,为学校下一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学校要抓住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创造新的辉煌。

四、学校发展目标:

(一)办学理念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 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这里交汇,共同孕育出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 化品格。学校以黄河和大运河为切入点,构建学校文化理念体系,并定位“河文化”为学校核心文化理念。

朱老庄镇中学,沐浴深厚文化底蕴,传承教书育人薪火,以“两河”文化为依托,创立特色品牌,铸就文化风骨,彰显独特魅力。

“两河”,即“黄河”、“大运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 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地球上许多地方都有人工开凿的河流,但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 最大的运河,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凝聚 着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和文化基因。

学校依托“两河”文化,深刻挖掘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指导学校办学实践和育人导向的教育理念。“包容、奋进、坚韧、奉献、致远、开拓”等文化内容的提炼,源于对学校办学经验、教育理念、文化积淀的深入挖掘,彰显出学校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对教育理念的追求,对校园环境的关注,对立校之本的永恒追求。

(二)总体目标

学校紧紧围绕“一年大幅提升,三年享誉聊城”总体目标,秉承“高质量,高层次,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目标,把学校打造成一所着眼未来,关注全体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文明、向上、向善、向美”的学习型组织,力求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赞誉的品牌学校。

一年目标:建立健全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制卷、监考、阅卷、讲评等环节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规范、严谨、科学,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教学秩序充满活力,学生行为习惯良好,校园环境优美、富有人文气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的教育教学格局。

三年目标:深入打造“三位一体”(学生预习先行、教师精讲点拨、培优纠偏补弱)教学模式,打造“家校共育”教育格局,力争在聊城市形成一定品牌效应。学生形成“自学、好学、乐学”的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创新”的科研意识和工作习惯。各项教育措施得力,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五、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一)党建引领,培根铸魂

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不二法宝。学校要围绕发展愿景,扎实开展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党组织在教育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党支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党员政治生活质量,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同志师范引领,冲在一线。深入开展“讲承诺、比奉献”主题实践活动。举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选树“最美教师”师德师风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二)以文化人,立德树人

学校以“包容、奋进、坚韧、奉献、致远、开拓”作为文化立校核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滔滔河中水 滴滴耀光辉”为办学宗旨,以“百舸争流 奋楫笃行”为校训,以“敢开先河 扬帆致远”为校风,以“河润泽及 乘风领航”为教风,以“中流击水 涓滴成河”为学风,以“长河逐梦 勇立潮头”为办学目标,以“水花缤纷 悦动闪耀”为育人目标,促进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使教育教学不断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学校各项立德树人措施的推进,要充分彰显学校文化的力量,以理论说服人,以教育感化人,以文化凝聚人,在真教、真学、真懂、真用中使教育达到“河润泽及”的“以文化人”效果,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和科学发展。

(三)以人为本,依法治校

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各项措施的推行均要保持学校发展规划的可持续性。尊重教师,尊重中层,知人善任,充分调动、发挥中层的积极性。推心置腹地与教师相处,认真地听取教师的意见,切实做到:业务上尊重、专业上培养、生活上关心、心灵上慰藉,急老师之所急,想老师之所想。

以法治校,建章立制,修订并完善《朱老庄镇中学教职工考核制度》等文件,形成“后勤服务前勤、科室服务年级、领导服务教师、教师服务学生、学校服务育人”管理体系。

(四)以研促教,科研兴校

学校教研活动要立足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采取“研、训、育一体化”模式助力教师成长,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研:倡导“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以教育教学实际中遇到的“真问题”、“小问题”作为研究内容,以行动研究为主导,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着力突破教育教学难题,实现教育教学发展创新。

训:坚持实施“青蓝工程”,接好对子,培树新。持续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教师培训方式,开阔教师视野,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

育:推行教师成长计划。坚持实施“青蓝工程”,努力构建“教坛新秀─优秀青年教师─校教学能手─校学科带头人”选树与培养模式,开展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切磋交流。

(五)落实双减,五育融合

学校教学要以“双减”政策为基准,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为指导,以大单元教学为前提,依托学校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让课堂增效,为学生减负。落实“双减”要立足课堂,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校内的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实现“学足学好”。作业重“质”限“量”,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减负不减质。

落实“双减”政策,还需要高质量推进“五育”融合。践行以德立人,培养有德行的时代新人;以智慧人,培养有学识的时代新人;以体健人,培养有体魄的时代新人;以美化人,培养有情趣的时代新人;以劳塑人,培养有韧性的时代新人。

(六)家校共育,共促成长

学校教育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对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要厘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务分工、职责边界,全面成立校级家委会,实行校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并行机制,各负其责、同向而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校沟通等多种渠道,教育和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家长的教育素质。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制度保障

学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3.经费保障

学校合理安排经费,确保师资培训、教学设施更新、课程开发等工作的资金需求。

4.监督保障

学校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聊城市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 版权所有 主办: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电话:0635-7100601

鲁ICP备17043948号-1 党政机关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446号 网站标识码:37150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