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校园安全

度假区教体中心:李海务中学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时间:2023-12-17 09:47
字号: | 打印|
索引号:

/2023-31401996

名称:

度假区教体中心:李海务中学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发布单位:

李海务中学

发文日期:

2023-12-17

一、基本预案

(一)工作思路: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学校寄宿生比例大,学校安全工作尤为重要。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不仅是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家长的迫切意愿,也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使学校成为培养“四有”新人摇篮的重要保证。

为贯彻关于“经常性做好应对风险、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坚持防患于未然”的指示精神,增强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学校建立和完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机制和制度,以确保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

(二)突发事件分类:

学校可能面临的突发安全事件大致有以下几类:

1.地震、暴雨雷击:危害非常严重,但发生可能性较小;

2.SARS、禽流感、类流感、霍乱、感染性腹泻、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暴发、流行:危害很严重,有可能发生;

3.持刀行凶、暴力侵害、火灾、溺水、食物中毒、交通安全事件、触电:危害非常严重,有可能发生;

4、收到恐吓电话、短信或信件、群体性斗殴、校园内发现可疑分子或可疑物品、楼梯挤踏坠楼事件、体育活动伤害事件:危害非常严重,有可能发生;

5、建筑物坍塌:危害很严重,但近年发生可能性较小。

(三)应急处理救援组织网络、职责:

1、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校长办公室):电话8571048

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是学校整个应急处理救援工作的指挥中心,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和请示,负责与应急处理救援相关部门和家长联络,负责协调应急处理救援期间各救援行动组的运作,统筹安排各项应急处理救援行动,保证应急处理救援工作及时、快速、有序、高效地进行。负责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排查原因和责任。指挥部成员在接到事件报告或通知后,应火速(校内接报后5分钟、校外10分钟以内)赶到现场,并迅速了解和掌握事件基本情况,尽快控制局面,阻止事态发展,立即研究事件处理的具体策略。

(1) 人员组成:

     指挥:李广龙(校长

    副总指挥:付东升、王庆民杨占新

   员:校委会成员、各年级主任、各班主任

(2) 总指挥职责:

① 决定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② 统一领导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处理救援行动组人员和所需各种资源的统一调度;

③ 向公安、消防、卫生、安监等相关应急救援部门报告,并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到达学校后,配合相关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④ 向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事件情况和要求提供救援事项;

⑤ 向教育局报告事件情况和求援事项;

⑥ 向本校师生员工通报事件情况;

⑦ 根据教育局授权,向新闻媒体公布事件情况;

⑧ 负责事件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

2、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现场指挥:

(1) 突发校园安全事件:靳春雷

(2) 突发校园卫生事件:冉祥举

(3) 校内其它突发事件:付东升

① 火灾、溺水事件:蔡双全

② 群体性师生食物中毒、触电事件:郭新珠

③ 交通安全、楼梯挤踏和坠楼事件:王庆民

④ 体育活动伤害事件:姚型伟

(4) 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现场指挥职责:

① 根据事件应急处理救援预案,在事件现场指挥应急处理救援行动,力求把事件消灭在初始状态;

② 指挥事件现场无关人员有序疏散,撤离到安全区域;

③ 负责救护受伤人员和寻找失踪人员;

④ 负责现场应急救援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

⑤ 把事件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求援事项向总指挥报告;

⑥ 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合作,提供建议和信息;

⑦ 维持现场秩序,负责事件现场的警戒和保护;

⑧ 负责事件后的现场清理工作。

3、突发安全事件现场值班人员:当天值班领导、教师

(1) 节假日值班:节日值班领导

(2) 日常值班:每学期按调整后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值日值班)

(3) 突发安全事件现场值班人员职责:

① 在事件发生初始阶段,担当事件现场指挥;

② 在确认事件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后,向学校领导报告;

③ 按照应急处理预案的规定,启动《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④ 维持现场秩序,负责事件现场的警戒和保护。

4.应急处理救援行动组:

(1) 通讯联络组:  郭新珠   张学明

(2) 疏散引导组:  王庆民、张翠萍

(3) 医疗救护组: 谭灵辉杨焕青

(4) 警戒保卫组:韩德胜  权焕秋

(5) 预警小组: 马德义、付玉静

(6) 后勤保障组:蔡双全  亓立伟

7)抢修排险组:路广霞   闫翠燕、

5、应急处理救援责任制

(1) 总指挥是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整个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作负总责。

(2) 现场指挥和现场值班承担本《预案》规定的相关职责,指挥有关人员进行事件抢险,对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工作现场指挥和现场值班负责。

(3) 学校定期进行安全考核,对安全工作做出显著成绩者,实施奖励。

(4) 对校内发生安全事件,根据责任大小,实施批评、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

(四)突发安全事件的报告与现场保护:

突发安全事件发生后,知情者在向110、119报警和通知120医疗救护的同时,应立即将事件地点、时间、类别等事件有关信息报告当日现场值班领导,由当日现场值班领导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再由总指挥向上级主管机关等部门报告。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保护现场,并在24小时内写出突发安全事件书面报告,报上级部门。突发安全事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事件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发后采取的措施及事件控制的情况;

5、事件报告单位。

(五)应急报告救援联系电话:

急救中心:110 (昼夜)

消防火警:119 (昼夜)

紧急医疗救护:120(昼夜)

派出所:110(昼夜)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一)突发校园安全事件:

第一、犯罪分子持刀行凶、实施暴力侵害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集结优势力量,阻止犯罪分子行凶。

    1、首获事件信息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日学校值班领导和值日教师报告,并同时打110报警,并尽量采取最有效方法防止事件的扩大。

    2、当日学校值班领导和值日教师立即组织现场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建立警戒线,使犯罪分子无法靠近学生,防止事态扩大。

    3、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宣布学校进入全面应急状态,各应急处理救援行动组立即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4、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集结优势力量,携带防卫器械,与犯罪分子周旋,劝阻与制止犯罪行为,为警方援助赢得时间。在有利条件下设法制服犯罪分子。

    5、疏散引导组负责把所有学生和无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6、医疗救护组负责救护受伤学生和其它伤员。

    7、通讯联络组向公安、消防、救护等有关部门、单位求援,争取外援迅速赶到事件现场,并保证学校应急救援组织信息畅通。

    8、警戒保卫组组织人员实施事件现场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学校,维护现场秩序,防范别有用心的人肇事,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事件现场。

    9、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当立即向办事处政府或教育局报告。

第二、校园内发现可疑分子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可疑分子。

    1、在校园内发现形迹可疑,四处游荡,可能作案的可疑分子,门卫或目击人员都应当立即向当日学校值班领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

    2、门卫和当日学校值日人员应当迅速对此人进行询问,同时把他的行动限制在局部区域内。

    3、若此人自述进入学校的目的明显缺乏可信度,无人证、物证可以证明,甚至说话前后矛盾、蛮不讲理,门卫应当将其带入办公室进行进一步盘问,同时要封锁大门。

    4、若有证据表明此人是危险分子或犯罪嫌疑人,应当立即打110报警,由警方带走作进一步调查。

    5、若可疑分子在盘问时夺路逃跑,校内目击人员应当将其相貌、身高、衣着及其它特征和逃走方向,向警方报告。同时,学校应当做好此人再一次闯入校园作案的思想准备和预案准备。

    6、在整个过程中,学校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可疑人物使用暴力,要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7、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把事件情况及时向教育局报告。

(二)突发校园公共卫生事件:

第三、突发校园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使师生的身体健康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增强,预防和控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及时实施应急处理救援工作,就成为当务之急。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起病急、传播迅速等特点,对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会造成一定影响。为确保疫情能够得到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依据有关法规及上级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的处理工作。

    一、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

    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可疑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二) 及时处置

    为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根据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对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人实行隔离治疗;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医学观察。

    二、预防控制指挥系统

    为确保预防和控制工作正常运作,学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组织指挥系统,相应建立由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管理下的综合协调组、信息组、疫情调查组、消毒组、宣传组和后勤组。

    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消毒制度、传染病宣传制度、晨检制度等。

    三、预防控制网络及职责

    (一)班主任老师

     1、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健康状况的动态观察,发现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症状或因病缺课情况,应询问学生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病例数超过正常值时,应及时报告校医。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提供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对本班学生的发病情况作动态了解后,每天2次报告。

    (二)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

     1、学校组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总务主任具体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应急工作。

     2、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根据疫情波及范围和流行的情况,停止进行集体性活动,避免发病班级学生进入集体活动场所(微机教室、实验室等),对发病较多班级的学生,相对限制活动区域,必要时使用备用教室,防止发病班级之间的交叉感染。疫情严重时,报请相关部门后,考虑全校停课。

     3、学校加强同县疾控中心的联系,保持信息通畅,密切关注学生的发病状况。

4、学校正常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健康教育课、晨会、班会、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坚持正面宣传,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使之自觉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发生特点,宣传传染病的危害与防控知识,增强疾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对发病班级教室进行彻底消毒,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要经常开窗通风。对食堂、厕所进行消毒,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6、学校发现传染病疫情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疫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第四、群体性斗殴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迅速制止斗殴,避免人员伤亡。

    1、获得群体性斗殴事件信息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日学校值日领导和教师报告,若事态已经失控或后果严重,应立即打110报警。

    2、学校领导应迅速集结优势力量(必要时携带防卫器械)赶到现场制止斗殴,并在斗殴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事态扩大。

    3、若斗殴者手中有器械,应首先收缴所有斗殴器械。

    4、若有校外人员参与斗殴,应设法不让他们逃离。

    5、若有学生受伤,应立即进行救治,或打120送医院,并及时与家长联系。

    6、分离斗殴双方,由学校、年级部领导、班主任等进行询问,了解斗殴原因和过程,并做好笔录。

    7、对有流氓恶势力嫌疑的校外人员,应交警方处理。

    8、对外校学生,应与学生就读的学校联系。

    9、对参加斗殴的学生进行教育,对情节严重的给予必要的处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10、要对斗殴事件的校内外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要防范学生在校外遭到殴打。

    11、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将斗殴事件有关情况及时向教育局报告。

第五、火灾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安全撤离人员,尽快扑灭火灾,减少事件损失。

    1、获得火灾信息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日值日教师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报告,并同时打119报警。

    2、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各应急处理救援行动小组立即实施应急救援行动。通讯联络组应当立即进行火警广播,指导师生疏散。

    3、在初起火点现场的教职员工,要使用消防栓、灭火器材等进行灭火自救。

    4、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根据应急预案,选择合适的疏散路线,迅速地组织师生撤离建筑物。

    5、疏散引导组赶赴指定位置,在楼梯口、拐弯口、道路,引导师生安全撤离,并在上风向的指定地点集合。

    6、抢修排险组应当在消防队到达之前,全力灭火,控制火势,保障应急照明,并采用通风排烟办法,为安全疏散创造条件。

    7、疏散引导组应当在集合地点对学校所有人员和外来人员进行清点,寻找滞留在现场的人员。

    8、医疗救护组应当努力营救事件现场的伤员,并将他们安全转移。

    9、警戒保卫组要立即在事件现场和学校周围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现场,保护学校财产安全。

    10、火灾扑灭后,学校周围警戒线和事件现场警戒线,必须根据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或消防部门的命令,方可解除。

    11、事件发生后,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立即向教育局报告。

第六、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立即控制可疑食品,防止事态扩大,迅速组织救治病人。

    1、发现师生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天值日教师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报告。

    2、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立即下达命令,停止食用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追回已售出的食品,立即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容器、工具、设备。

    3、现场控制组立即在食堂事件现场实施警戒保卫。

    4对有食物中毒症状的学生立即送医院救治。

    5、派学校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教师去医院,探视、安慰师生,并及时与患病学生的家长和教师亲属联系。

    6、立即上报县卫生监督所,并配合卫生监督所的调查和取样工作。

    7、负责提供学校师生用餐食品店,一旦发现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应当立即停止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封存所有食品及其原料。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应当留在学校,配合调查。若有证据证明或有理由怀疑有人投毒,应当立即报警。

    8、确认因食堂提供的食品造成师生食物中毒后,应当根据卫生监督所的指导和要求,进行消毒、处理等工作。

    9、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立即向教育局报告。

第七、挤踏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迅速控制局面,维持秩序,救治伤员。

    1、发现挤踏事件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值班教师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报告。

    2、应急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当即下达命令(可用广播或手提喇叭等):

1)所有人员必须在原地站立不动,不准向前移动。

2)后面的人员有秩序地向后移动,为前面的人员让出空间。

    3、救护人员应当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对危重伤员进行急救,并打120求援。

    4、现场控制组应当在事件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避免拥挤和混乱,并为救援人员提供通道。

    5、后勤保障组应当及时准备救护车辆。

    6、学校及时与受伤学生的家长和教师亲属联系,并派干部、教师去医院,探视、慰问受伤师生。

    7、事件现场的警戒线必须等救援工作完成,校舍事故隐患排除,事件调查结束后方可解除。

    8、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立即向教育局报告。

第八、体育伤害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尽快用合适的方式救治受伤学生。

    1、发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伤时应当立即向当班体育老师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报告。

2、体育老师应当立即送学生去医院救治。

    3、下肢受伤的学生,不可让其自己行走,必须背运;胸闷、晕倒的学生不可背运,必须抬送。对颈椎、腰椎骨折学生不宜推动,应请医生协助。

    4、学校应随时掌握受伤学生情况,并与受伤学生家长联系。

    5、学校应当检查学生受伤地点的设施、设备是否有事故隐患。

    6、学校应当了解,在学生受伤的过程中,是否有人对事故的发生和扩大负有责任,还应了解学生的体质是否适合进行该项体育活动。

    7、学校应当妥善处理学生受伤事件。

    8、出现严重伤害事件时,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立即向教育局报告。

第九、触电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抢救触电者,避免在抢救时发生其它事故。

    一、发现触电事件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抢救触电者,并让在场人员打120求援,同时向当日学校值日教师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报告。

    二、触电解脱方法:

     1、切断电源。

     2、若一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

     3、用绝缘工具切断带电导线。

     4、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

    注意:要预防触电者解脱后摔倒受伤。另外,以上办法仅适用于220/330V“低压”触电的抢救。对于高压触电应及时通知供电部门,采用相应的紧急措施,以免发生次生事故。

    三、医务人员到达前的现场抢救方法:

     1、触电者神智清醒,让其就地休息。

     2、触电者呼吸、心跳尚存、神智不清,应仰卧,保持周围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3、触电者呼吸停止,则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

        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维持血液循环;

        若呼吸、心跳全停,则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注意:现场抢救不能轻易中止,务必坚持到医生到场后接替抢救。

    四、触电事件发生后,学校应立即在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抢救现场的正常秩序,相关人员应当引导医生快速进入事件现场。

    五、事件现场警戒线必须待医生将触电者带离现场赴医院救治,事件调查和排险抢修工作完毕,现场已无事故隐患时,方可解除。

    六、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立即向教育局报告。

第十、防暴雨雷击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防范事故,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一)暴雨来临时段,学校各值班人员应当在学校各处巡视,若发现险情,立即向当日学校总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报告,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二)若房屋内漏雨,应当切断电源,有秩序地转移室内学生,以及贵重设备。学校应当关闭所有门窗。

(三)若有雷电,应当尽可能地切断除照明以外重要的设施设备的电源,防止电器在雷击时遭到雷电侵袭。电气设施周围不要放置可燃物。排险、救护等应急人员应当做好救援准备。

(四)若暴雨造成房屋进水、校园积水:

     1、应当切断电源,疏通下水道。

     2、应当尽可能防止厕所进水和溢水,防止水污染。

     3、放学时,应为学生搭设临时通道,减少因腿脚浸入污水中受到病菌感染。

     4、学校应当组织师生,有秩序地转移,避免推挤踩踏,堵塞通道。

     5、房屋积水时应当把设备、资料等物品往高处转移。

(五)保安应当维护校门口秩序,安抚家长,疏导交通。

(六)积水退尽后,学校应当和防疫部门一起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

第十一、交通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防范事故,尽快用合适的方式救治受伤学生。

1、各班主任应经常在班内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醒学生进出校园和经过马路时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对走读生过马路应经常提醒,防止交通事件的发生。

    2、教职工如遇学生在校外马路上发生交通安全事件,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对受到伤害的学生进行紧急处置,对肇事车辆进行记录,第一时间打电话120医院,派车将受伤学生送往最近医院救治,还应报告给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班主任和家长。

    3、学生一旦在马路上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时,经过现场的教职工都应负责地保护好现场,电话报警,通知交通警察到现场勘察。

    4、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经过现场的教职工应配合交警对学生做好疏散工作,保证交通的畅通与安全。

    5、学校门卫应对学生进出校门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对违反交通安全规定的学生应进行批评教育,对不听从教育的学生应及时报相关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进行处理,严重的由政教处查处。

    6、学校门卫应在学生放学和上学时间维持学生过马路,在马路旁摆放警示牌,学生骑车进出校门必须下车。

    7、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职工和值班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合理正确地疏散学生。

第十二、溺水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防范事故,尽快用适当的方式抢救溺水学生。

1、对学生加强游泳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到河边、池塘边玩耍,不得私自下河游泳,如确须到游泳场游泳的,必须经学校组织或家长带领。

    2、让学生掌握有关防溺水、自救等知识,在紧急情况下,会进行简单的处理。

    3、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件,应在第一时间内报警、组织施救,同时向当日值日教师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4、如有伤者,应及时送最近医院救治。

    5、通知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救护。

    6、组织调查、上报,处理相关事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聊城市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 版权所有 主办: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电话:0635-7100601

鲁ICP备17043948号-1 党政机关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446号 网站标识码:3715000035